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校思政课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,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新模式,5月9日,智能控制系2024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(专本贯通班)在辅导员王璐老师带领下,将思政课堂从教室延伸至革命历史现场,走进烟台市博物馆开展思政实践活动,上了一堂“行走的思政课”。烟台市博物馆作为地方历史文化传承与红色精神弘扬的重要阵地,其丰富馆藏成为“大思政课”的鲜活教材。
第一站:“山河古韵”
刚踏入展厅,旧石器时代的石器骨器、先秦青铜器、秦汉陶器等珍贵文物映入眼帘。这些文物生动展现烟台地区海洋文化、莱夷文化的悠久历史,让同学们直观感受先辈的智慧与耕耘,深刻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。
第二站:“世纪之路”
“世纪之路”展厅展现烟台从鸦片战争后被迫开埠的屈辱,到辛亥革命时期的积极响应,再到革命年代中共地下党活动的珍贵史料。特别是抗日战争、解放战争场景复原与实物展示,让同学们深刻体会到这座城市在历史浪潮中的沧桑变迁,仿佛置身战火岁月,感受革命先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出的巨大牺牲。
第三站“红色胶东”
历史衣物、信件、照片等珍贵文物生动诠释了“坚定信仰,顽强奋斗”的胶东精神。这些珍贵的历史见证,给同学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思政课,文物陈列柜的镜面倒影里,无数张年轻面庞与历史光影交叠,仿佛在进行着一场跨越八十年的青春对话。
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,当以科技之笔续写红色篇章,这场跨越百年的精神接力,正呼唤着我们以双肩担起双重使命:既做数字时代的弄潮儿,更当红色基因的守护者,让科技创新与红色文化在青春征程中奏响激越的和鸣。
